统计
  • 文章总数:3639 篇
  • 评论总数:31 条
  • 分类总数:23 个
  • 最后更新:7月16日

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

本文阅读 5 分钟
首页 历史军事 正文

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jpg

书名: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
作者:尤淑君
分类:历史传记
格式:EPUB/MOBI/AZW3
ISBN:9787218176499

内容简介

正德帝身后无子,由兴藩世子朱厚熜继皇帝位,是为嘉靖帝,文武百官请其入继大宗,作为嗣子,改认堂伯弘治帝为父,而称生父为叔,自此引发震动朝堂长达二十四年的“大礼议”。

为追尊其生父母,嘉靖帝不惜以武力镇压伏阙抗议的言官群体,导致左顺门血案;编纂《明伦大典》,构建皇权正当性的理论文本;编造罪名以阻塞言路,扼杀士人“为王者师”的政治理想;不断变更国家礼法,名为“恢复祖制”,实为提高生父的政治地位,巩固自身皇权;又为操控群臣,大张阁权,几易首辅,朝廷政治风气日下,为党争愈演愈烈创造了条件。

本书通过“大礼议”事件,研究明代嘉靖朝政治文化之异变,尤其是围绕嘉靖帝生父朱祐杬神主入祔太庙的问题,嘉靖君臣唇枪舌剑,博弈多年,最后嘉靖帝如愿将生父称宗祔庙,也达成了皇权重塑、小宗变大宗的目的。但嘉靖帝却动摇了以“礼”为主的政治文化体系,皇权私化,名分礼秩混乱,导致了明中叶政治动荡、君臣冲突、社会失序的危机,乃至晚明政治秩序逐步崩溃瓦解。

嘉靖皇帝一般被认为是个和万历皇帝一样,十多年不上朝的昏庸君主。其实嘉靖皇帝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他是个从遥远的湖北,只身入主北京紫禁城的十五岁少年,欲掀起为尊崇父亲的“大礼议”,一步一步地突破朝廷上巨猾老臣的管控,获得最后的胜利,为其父“称宗祔庙”。进一步,又对明朝自洪武帝创制的礼制,推动大改革,以重塑皇权。将明太祖独创的天地合祀,改回天坛、地坛分祀;将继太祖之后的明“太宗”,提升为与太祖并列的“成祖”;降杀孔子与孔庙的道统地位,将孔夫子兼具道统与政统地位的“文宣王”称号去掉,改为只是“至圣先师”的道统地位,改大成殿为先师殿,大成门为庙门,增建祭祀孔子之父的启圣祠,以分散孔子的至圣地位;并且在国子监增建敬一亭,为嘉靖帝对经书批注的圣训树碑。彰显帝王不但掌握制礼作乐至高无上的皇权,而且是掌握诠释经典权力的大师;其专制独裁,更胜太祖,将明朝皇权推到最高峰。尤淑君教授的《大礼议: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完整论述其历史过程及关键,尤其对大礼议的政治文化面相,颇有独到的论述。尤其附录《大礼议编年表》,方便读者理解这一历史事件本末,更是大礼议过去相关论著所无。

作者简介

尤淑君,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浙江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已出版《清此:清朝的社会与文化》《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等著作,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得浙江省高等教学竞赛优秀奖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隐形恶人
« 上一篇 01-05
基本粒子
下一篇 » 01-05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