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文章总数:3396 篇
  • 评论总数:30 条
  • 分类总数:20 个
  • 最后更新:昨天 14:59
卡夫卡日记

“读日记的时候,我被感动了。是不是因为我对当下不再有丝毫的把握?一切在我眼里都是虚构。” ◆ 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德语直译,收录弗兰茨•卡夫卡1910-1923年间的日记,近28万字。 ◆ 没成为医生的保险业职员不是好作家:“您好,又有人称自己已确诊为‘卡夫卡’”。 ◆ “没有比别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描写更遥远的东西”,可似乎也没有比它更近在咫尺的了。 ◆ 他的日记并不真实,它是现实与梦境的缝隙。它是卡夫卡的生活记录,也是他的灵感习作簿。 ◆ 上班、写作、看剧、不想上班、和M.在一起、写作、写不出来、想死、读书、和M.在一起、写信、写作、怎么活着、写不出来、旅游、和L.、写作、上班、写作、想F.、读书、写作、和F.是没结果的、写信、写作、上班、旅游、结婚是什么、写作、不想上班想写作、但无法不上班 “从今天开始好好记日记!规律地写作!不要放弃!即便救赎没有到来,我也希望我每时每刻都能配得上它。”/ 一九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余华说“卡夫卡的日记很像是一些互相失去了联络的小说”,确实,他的日记是记录与虚构的缝隙,是现实与梦境的裂痕。 弗兰茨•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影响深远,其作品着重描写现代社会之中人孤独、压抑的处境,其冷峻而神秘的文学风格形成独立的文学名词“Kafkaesque”。 卡夫卡的日记作为其书写的延续与寄托,是理解和研究其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的重要参考,是卡夫卡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不亚于他的任何一部传世作品。它与其小说等传统形式上的文学作品有着同样的风格质地,却因日记所独有的私密性、随意性与日常性,让卡夫卡更为自由地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日常琐事的烦恼、对文学、创作的执著和独特认识;也更为突出地表现了他荒诞如梦一般的语言流动与其惊为天人的想象力。 我们能看到弗兰茨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和细腻情绪,他的挣扎与反复恰好也是当代青年有所痛苦之处,加之他思想的超前性,让这本一百年前的作家日记成为现代青年的心灵素描。

儿女风云录

小说围绕上海老爷叔“瑟”“堪称颠覆”的式微人生展开。他出身富门,少年时家道中落,单身北上舞蹈学校,吃尽大漠风沙,世人冷面,直至中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两手空空,沦落舞厅谋生……在国内度过大半生之后又和父母远赴美国孤悬海外。“母子二人合起来一整部家族史,主旋律为失去,失去,失去,所以,最后的一点剩余,人生的托底,谁都不能让”…… 小说时间跨越幅度长,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写到当下,宏阔的时间之河,承载的是一个个不同身世、命运的小市民的悲欢。柯柯、阿陆头、黑三;阿郭、“埃塞俄比亚”、“啧啧”,环绕在瑟左右的男女,他们的人生都有残缺,都是都市中的Loser……

白雪公主和三个谜案

◎首届新星国际推理文学奖 短篇部门获奖作品 ◎童话世界的隐秘陷阱 错综复杂的公诉迷局 清新灵动的日常之谜 多彩的世界,变幻的风格 唯真相至上 推理的创作,没有边界

雪人(修订版)

初雪的夜晚,小男孩从噩梦中醒来,惊觉妈妈不见踪影,院子里却凭空出现一个不知是谁堆起的雪人。他当作圣诞礼物送给妈妈的粉色围巾,就围在雪人的脖子上,由黑色卵石组成的眼睛和嘴巴在月光下闪烁,雪人凝视着屋子,仿佛在微笑…… 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开启了警探哈利·霍勒对新近女性失踪案的调查,观察力敏锐又略显神秘的女警卡翠娜也加入了调查小组。接连失踪的那些女人似乎有着奇怪的共同点。是什么隐秘的动机在驱使罪犯连续作案?以“雪人”为杀人记号的冷血凶手究竟是谁? 总是徘徊在酒醉与清醒之间的哈利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案情,越来越无法自拔,几欲疯狂。就在他即将揭开“雪人”真面目的当口,前女友萝凯也被卷入这场致命的追缉。哈利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救回爱人……

羊奶煮羊羔

一个草包如何在一夜之间被包装成文坛明星? 一出文学荒唐剧,尽显社会怪现状 俄罗斯国民级讽刺文学大师、“当代布尔加科夫”的世纪奇书 在失常的世界,幽默是一种反叛 一切都缘于一次穷极无聊的打赌……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成为英雄的对立面的时代,身为作家的我,一面失望地相信写什么都没有了意义,一面又渴望写出自己的“首要”作品。 彷徨之际,朋友送来奇效“败德汤”,我在醉酒中打下赌,说自己可以把一个草包打造成大作家。半文盲维捷克误入赌局。一番包装后,我们粉墨进入莫斯科文学圈。一众大小人物尽入彀中,纷纷将此人目为天才。 战战兢兢中,我发现自己已经踏上了同荒诞作战的崎岖小路。必须拿到这不公人生的头皮才罢休!不久,天才的神秘长篇写成的消息传开,人人渴望一睹为快,评论、采访、电视直播相继涌来。一切都看起来如此顺利。谁能料到,电视直播出了大娄子,灾祸几乎已不可避免……而此时,大洋对面的贝克奖评委会抛出了橄榄枝…… 在恐惧与战栗、迷醉与清醒之间,这出闹剧将如何收场? 如今,人人都可以成为著名作家,即便是从未写过一行字的人。 这难道不是无稽之谈吗?或者真是这样? 尤里·波利亚科夫的爆笑讽刺小说表明,在这个价值观危机的时代,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体制更迭前后的莫斯科,既得利益者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特权。这些特权是什么?一套公寓、一辆汽车、一次出国旅行、出版毕生的作品,顺便说一下,他还可以永久进入作家之家,这里的餐厅远近闻名,几十年来一直供应香槟和伏特加,鱼子酱也从未断过。 这部布尔加科夫式的小说讲述了后苏联知识分子的严重道德危机。然而,面对意想不到的利益联盟,看到一些人是如何因可疑的审美标准升入天堂或坠入地狱深渊时,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窥见自己。

冷到下雪

一个十月的雨天,一对母女分别离开自己生活的国家,到东京见面:她们漫步在河道旁, 躲避台风,分享咖啡馆和餐厅的美食,参观画廊,欣赏城市中最激进的现代艺术。与此同时,她们聊天气、星座、服装和物品,乃至家庭、距离和记忆。 母亲在香港长大,在两个女儿出生之前移民。她们之间彬彬有礼 ,但并不亲密。一种混合着失望和希望的感觉笼罩着她们的互动,仿佛一个系着渴望和绝望的结。这次旅行或许并没有像女儿所希望的那样成功,虽然几乎一切都按计划发生,没有什么糟糕的意外。 《冷到下雪》以最纤细的笔触写出了隐忍、含蓄、疏离的母女关系。它也质疑我们是否有共同言说的语言,哪些维度可以容纳爱,以及我们是否有资格真正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

海昏

西汉元平元年,昌邑王刘贺奉诏入宫继承大统,却在短短27天里被废黜为庶人,成为两千年来最短命的皇帝。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想他死,有人想他活,唯独他自己一点儿也不在乎。 东汉建安六年,一批金饼暗中流入豫章市场,布衣百姓刘基被指定来协助侦查。 阳间计,阴间器,一件件奢华殉葬品的线索指引下,竟牵扯出一宗撼动江东的摸金计划…

咖啡变冷之前

在东京某个街角的地下咖啡馆里,藏着一个能穿梭时光的神秘座位,只需倒上一杯热咖啡,静坐片刻,便能回到人生最遗憾的那一天。但规则严苛:必须在咖啡变冷之前返回,而且无法改变既定结局。男友仍会远走,爱人终将失忆,亲人难免永别,母女注定错过……四位带着遗憾的客人,在时空中触摸到爱的另一种形态,让那些被误解的真相浮出水面:远行者埋下重逢的约定,遗忘者留下深情的誓言,逝去者寄托未言的梦想,未生者延续生命的力量。时间如咖啡变冷般不可逆转,但每一口苦涩的回甘,都教会他们与命运和解:有些告别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让人带着知晓的爱,继续向前。

安静·肥满

“卢慧心写小说有创世般的强大天赋,她非常彻底摸透‘活着’为何。她的作品也体现了都会神话半明半昧的特质,宁静又可怕。绝望溃倒时仍支撑着新娘的礼服马甲,日出前即将宰杀的鸡啼,死难前夕的情意缱绻,乌水沟里藻荇青翠飘摇,公寓楼下徘徊的男孩魂魄……清晰可辨的总是世事的秩序,饮食、睡眠、洗澡、行走,生生循环,朦胧难言的是扯也扯不开的感情,将生命的细节紧紧绑缚在一起。”(柯裕棻) “平滑干净的材质,像上等的大明火珐琅,或者老瓷器,不惹眼,不冒贼光。我非常希望她能一直一直地写,在这海上她是一尾奇行的飞鱼,只此一只,别无分号。”(黄丽群)

美国史话: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美国

本书主要围绕美国性格讲述美国历史,涉及建国、立宪、西扩中北美殖民者的实用主义,南北战争的困局和突破,美国在战争中的立场和表现等。抓住重要节点、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剖析美国能在短短几百年间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原因。

玻璃之锤

◆ 在七重安保下的玻璃密室,凶手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 天才作家贵志祐介构思20年,向现代的完美密室发起挑战! 装有防弹玻璃的办公室、密码认证的电梯、正常运作的监控摄像头…… ◆ 斩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原版豆瓣评分8.6! 登榜“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和本格推理BEST10榜单。 贵志祐介是百万畅销书作家,日本恐怖小说大奖、日本SF大奖等重磅奖项得主! 翻开本书,看穿打破七重防护的密室诡计! 风和日丽的周日,月桂叶公司社长在办公室暴毙。 死因是头部遭受重击,而现场是一个七重安保下的玻璃密室。

犹太史(贝克知识丛书)

世界史上犹太人的悲剧命运不能掩盖他们在文化建设、精神思想以及宗教追求上的丰硕成果,本书通过描绘犹太人从大卫建国到现代的事件史和思想史的发展主线,揭示其中的重要节点,以展示犹太人的成就,使读者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与考察犹太历史。

大唐李白系列套装三册

《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张大春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大唐盛世的兴衰。 张大春,台湾作家,1957年出生,祖籍山东。 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 《大唐李白》系列为其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重现大唐盛世的兴衰。首部曲《少年游》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剖析 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出版后即获评为《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金石堂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诚品金石堂博客来年度畅销中文书。 《凤凰台》为“大唐李白”系列四部曲之二,后续两部分别为《将进酒》《捉月歌》。

恶意的构图

峰岸谅一被怀疑为了钱财杀害了自己的岳父,但他坚称自己是无辜的。然而,对于案件的关键部分,他总是含糊其辞,辩护律师衣田征夫也被弄得晕头转向。后来,因为有了不在场证明,峰岸谅一的清白得到证实,并被无罪释放。 但没过多久,他的尸体就被人发现了……

骗子律师

莱纳德·哈维尔的女儿卡洛琳遭人绑架,他向艾迪·弗林求助。曾有过同样遭遇的艾迪·弗林感同身受,发誓一定会将卡洛琳救出来。 绑匪深知莱纳德·哈维尔救女心切,便设下圈套,先是要求警方带着200万美金到人来人往的车站进行交易,私底下却要求哈维尔带1000万到墓地。就在哈维尔按照指示拨出电话给绑匪时,一声轰然巨响,数公里外的哈维尔宅邸被炸成废墟。哈维尔不但没有找回女儿,还让自己惹上了官司。 在这起扑朔迷离的绑架案中,能否破解致命的谎言游戏?艾迪·弗林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遗骸拼图

彭家河村已有千年历史,至今留下三桩悬而未决的血案:古窑洞密室里惊现两具断头尸;拖拉机翻下山崖,司机摔成数块;地震后困在防空洞里的人被一刀毙命。相传,这是守护家族的四神兽化作凶灵在作祟。 如今,当年事件的亲历者回忆案发现场的种种疑点,彭家子孙又意外获得记载着案件的日记。为揭开真相,他们走进快要变成废村的彭家河。没想到,百年前的密室凶案再现,死者在窑洞中被割去双臂! 暴雨伴随着泥石流不停冲刷,牺牲了四代人去掩藏的罪恶身世之谜终究显露出来……

木偶的恨意

一个星期,三条人命 一桩谋杀案,三桩罪行 一具尸体,三个合法身份 当木偶开口说话,会吐露怎样的秘密? 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一部融合了流亡、复仇、原生家庭与多重人格等主题的悬疑小说 从出生以来,我就得到了母亲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她给了我三种人生,希望我逃离自己的命运。可是,背后那根线一直死死地拽着我。直到母亲去世,那个掌控者终于出现了,我还要逃吗? 天才木偶师,三代人的持续逃亡,能否脱离被掌控的命运?

传神文案

这是第一本从品牌营销视角去定义文案的书。它关注的不是遣词造句,不是写出华丽的文章、斐然的文采,而是如何透过文案来打造品牌、制定营销方案,如何用一句文案真正将市场战略转化成对消费者心智、行为的实质影响与改变。 基于这一目标,本书以品牌文本为中心,从场景、标签、社交、流传四大视角透视文案创作的秘密。好文案兼具场景力、标签力、社交力和流传力,它用场景定义市场,用标签定义品牌,用社交连接用户,用流传关联社会文化。 在书中所列举的600多条经典文案作品中,你将看到文案背后的商业逻辑,看到如何提笔去写文案的思考路径,看到品牌与市场战略是如何浓缩进一句文案之中的。 读完全书你会明白,文案只是本书的切入点,品牌营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只有懂得文案对于品牌和营销的意义,才能真的写出打动用户、带动消量的传神文案。

精神病预后档案

◎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精神病院!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里的居民! ◎ 《疯人说》作者穆戈首部长篇小说。一份针对精神病患者出院后预后的追踪调查,犯罪心理×幽微人性×阴暗角落×恶意疯长。 ◎ 预后管理的全新视角,心理剧题材的新奇设定,为你呈现自闭症、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病患者不同的人生状态。 ◎ 精神病学×社会议题,讲精神病,也是在讲正常人。 讲述精神病患者故事的同时,也谈及校园霸凌、原生家庭、家庭暴力、女性困境、青少年成长等多个社会议题,重新审视精神病与正常人、精神疾病与社会的关系。 ◎ 双男主设定——“疯子医师”司罕ד冷面安保”顾问骞,“预后追踪二人组”看点颇多。 精神科医师司罕,为人随性不羁,双商奇高,毒舌腹黑,从不墨守成规; 刑警大队前队长顾问骞,为人沉稳冷漠,凶悍敏锐,十足的规矩和教条主义者。 两人亦亲亦疏,亦敌亦友,预后追踪过程中,心怀芥蒂又忍不住互相欣赏,互动张力十足。 精神科医师司罕和刑警大队前队长顾问骞,在机缘巧合下被迫搭档,组成“预后追踪二人组”,共同调查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后的适应状况。两人与患者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疯狂而荒诞的故事,从互不对付到彼此信任,也慢慢揭开各自身上背负的秘密。

巴菲特致管理者的信

本书揭开了公司治理诸多神秘面纱,每一章都提供了足够深入的探讨,通过其丰富多彩、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声音,讲述诸如企业阻击手、门口野蛮人、大空头、白衣骑士的轮番登场;恶意熊抱、毒丸计划、黄金降落伞、反收购战术的接连亮相…… 杰夫·格拉姆展示了投资大师挖掘目标公司价值的诀窍,为价值投资者追逐盈利支招献策;他还巧妙地暗含了德鲁克、斯隆等管理大师经营企业的思维路径,为经理人提升业绩指明捷径。 在本书中,企业狙击手、门口野蛮人、大空头、白衣骑士轮番登场;恶意熊抱、毒丸计划、黄金降落伞、反收购战术接连亮相。 杰夫·格拉姆以非凡的学术和专业的见解,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帮助我们审视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控制权本质究竟是什么?投资者(股东)、董事会与高管团队的职责、权力和利益边界到底在哪里?谁为业绩埋单?谁对股价负责?

桥头楼上

本文是一部悬疑题材的小说。 文章以一篇网络小说的连载为开端,文外的读者和文中的读者一同阅读着网络小说的更新,文中读者们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与网络世界的评论互动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故事的发展,随着连载的不断深入,文中的读者逐渐发现字里行间的端倪,一个悲伤的故事在读者们的共同探究下浮现全貌……

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缓慢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被不断膨胀的人口吞噬。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明创造加速推进,技术能力每过一代人得以翻番,最终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活的面貌。前人以为,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建立起完美的理想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本书中,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讲述了1870—2010年工业实验室、现代公司组织和全球化如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繁荣,它们给人类和全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为何没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理想社会,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气候变暖、经济衰退、不确定性与不平等加剧的困境。 本书以令人惊叹的广度与深度,向读者揭示了加长版20世纪的发展真相:远非大幅跃进,而是蹒跚前行。

大宋风骨

北宋中期,内部“三冗”严重,天灾不断,对外与西夏交战、向辽国纳币求和,政权摇摇欲坠。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刻,被后世誉为“天下楷模”的范仲淹横空出世,率领欧阳修、富弼等一众“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文臣挺身而出,挽救衰亡的北宋,并且将忧国忧民的儒家精神推向了巅 峰。 谥号“文正”的范仲淹,用一生诠释忧国忧民; 一代文宗欧阳修,是知人善任的千古伯乐; 历经三朝的重臣富弼,身处逆境亦不改君子本 色; …… 翻开本书,领略真 正的儒家精神!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译文经典)

国家与阶级、城市与社会、家庭与性别、工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本书读懂社会学。 跟着社会学大师读经典,了解社会学的批判力和想象力。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发展,文字简洁、生动,不玩弄术语,非常适合学生和一般读者。